坚定不渝跟党走 脚踏实地做奉献
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长春供电段 聂雪明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必将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正确理解、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光明前景。这些阐述,使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是确保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
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要更加自觉地把“两个确立”的坚定信仰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坚定行动。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实现现代化,领导人民过上好日子。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历史是最生动的、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党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国际风云等方面的风险考验。十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网,发电装机,电网、5G网格等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百余年的奋斗历程有力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入路十年以来,我亲眼目睹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也有幸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突破了“卡脖子”技术难题,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电力机车到高速列车,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一座座中国桥、一条条中国路、一辆辆中国车……在这卓越的十年里,铁路部门保质保量,科学高效地完成铁路十年建设任务。近年来,沈阳局集团公司管内高铁运营里程从1324.7公里增加到3295.6公里。沈阳局集团公司管内电气化铁路里程达8230.2公里。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通运营,把东北铁路建设推向快车道,沈丹高铁开通运营、长白乌快速铁路建成开通、新通高铁开通、京哈高铁承沈段开通运营等等,让出行路不再遥远,一条条铁路线仿佛延伸的动脉,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贡献铁路力量。一代代铁路建设者,用智慧挺起了中国铁路的科技脊梁,用汗水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版图。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正确指引。
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这也对当前铁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的冲锋号,更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必须只争朝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习总书记寄语中国青年时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我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每一个铁路人都是改革发展的参与者,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铁路青年党员,我要坚定理想信念,勿忘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平凡岗位上做一颗螺丝钉;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立足一线岗位,努力提升技术业务本领,攻坚克难,勇当先锋;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保证作业质量,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执行,确保人身安全,对铁路供电设备严检细查精修,不留隐患,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在实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