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毛泽东同志未竟事业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伟业中奉献余热
长春供电段关工委 王玉珍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征程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怀念毛泽东同志,就要继续完成他开创的未竟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利益至上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毛泽东同志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化和现代化国家建设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谋划。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毛泽东同志在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同时,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原则、实践路径和世界意义。去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发表的主旨讲话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利益至上的现代化,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同时,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有830个县、近1亿人口消除了绝对贫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这些“中国奇迹”就是有力的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铿锵足迹,“无我”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是对“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最好诠释。
我们关工人深深地懂得:中国式现代化和我们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唯有脚踏实地实做事才能报答党的恩情。在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老同志要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忠诚、关爱、创新、奉献”的五老精神,夕阳之年永葆勇于投身伟大事业的担当之心,积极投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伟业中。我要向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提名奖获得者、国铁集团关工委先进工作者、长春车辆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维余学习,“为了青工,他从未停歇脚步”;向国铁集团先进工作者、长春客运段关工委副主任李文友学习;向省、市先进五老学习,充分发挥“五老”的作用和优势,积极投身到青少年教育事业中来,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工作。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法制教育以及关爱和帮助青工等方面,做好我们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建设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创平安供电建幸福家园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