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那列火车从年少启程
发布日期:2022-12-15

那列火车从年少启程

白城机务段 王浩峥

 

穿过岁月厚重的尘埃,见过四季的更迭变换,路过江海的波澜壮阔,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目不暇接到“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清幽安宁,无论行过多少路,经历过多少次的日升月沉,星河变换,纵然见过世间许多风景,每个出门在外的旅人心里也都会藏着这样一个角落:故乡。

表达思念总会有很多种形式,在牙牙学语时,我对故乡的理解从“慈母手中线”开始,我了解到那是母亲对子女的舔舐之情;少年时,“月是故乡明”让我明白,那是离家的人对故乡最深沉的思念;后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知道,那是跨越了生死的悲伤。

祖父家坐落在一个小村子里,尚未发达,虽然交通诸多不便,但是一到夏季,就会看见远处的风景层峦叠翠,很是美丽。祖父母共有四个儿女,只是长大之后,我爸爸和姑姑叔叔都移居到了城市生活,曾经竭力劝说祖父母跟着一起去城市生活,可是祖母终究不肯,只是说这片土地,这个村子,承载她的人生和青春,叶落归根,这里是根。

还记得小时候,在夏季,祖母坐在摇椅上,摇着蒲扇,慢慢给我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拳拳深情,那个时候,清风微拂,带来若有若无的稻香,伴随着蛙鸣声阵阵,还有祖母眼里复杂的情绪,我总是看不懂也不明白。祖母已年过花甲,平日里也没有别的爱好,除了侍弄花草,就是躺在摇椅上望着远处,一看通常就是大半天的光景,我随着她的目光掠过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里,我总会看到远处的一节节火车在林子的遮隐下若隐若现,传来声声汽笛声,那是旅人归家的信号。

长大后,每一次归乡,我都会随着父母坐上绿皮火车,穿过拥挤的人群,找到自己的位置,随着火车的行进,或是经过一望无际的原野,或是经过涓涓流淌的溪流,从清晨到傍晚,在车厢里暖黄色的灯光下,人们的嘈杂声中,泡面升腾的雾气间,绘出了一幅旅人归家图。下了火车还需要换成当地的公共汽车,在铁路与火车不太发达的那时,只往往一归家就是数天,可是纵然时间漫长,心里也充满了温情。

后来,随着铁路的发展,铁路修的越来越远,归家的路程不再遥远,有一句话叫“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到如今,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是一座孤岛”,一天的路程缩短到半天,而我也幸运的成为了铁路工作者。我们老一辈的铁路工作者将铁路铺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到目前铁路精神仍在传承,只不过当他们决定选择穿上这身路服时,他们就已经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接力捧紧握在手,他们要用最美好的青春去温暖冰冷的钢轨、让最贴心的服务温馨着每一位远行者的心。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铁路在快速发展,铁路精神永在延续,铁路工作者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旅人保驾护航,守护着脉脉温情。

铁路是中国的动脉、是通往全国各地的桥梁。铁路顺山势划一弧线凌空而过,似巨弓满拽,又似长虹横贯。铁路直挺挺地躺在那儿,像是一条无尽头的灰和沙组成的线,两旁排列着高大而瘦瘠的树,看来绝无动人之处。山径崎岖曲折,夹峙在悬岩峭壁和荒草野藤之间,高低起伏,若隐若现,有如一条回环曲折的飘带。

我们近代的铁路发展蓬勃,从1909年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百余年中国铁路史,由微芒点点汇聚成耀眼高光。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从高铁0公里到3.79万公里,“中国速度”惊艳世界,改变时空距离,折射家国变迁,贡献中国智慧,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为此前赴后继,矢志奋斗......艰苦锻造意志,人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民族崛起贡献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实,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发生变化,随即激发创造力,突破自我,见证奇迹时刻。交通强国,铁路争当先行,增创收益,实现自主经济与规模化效应,改善人们的生存面貌与提高生活质量,使得社会有条不紊地快节奏发展,形成和谐安定氛围,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奋斗激发潜能,一代代铁路人为建设祖国夯实脚下的每一步路。无论身处哪个岗位的铁路工作人员都值得被称赞,他们是检查设备舱的动车组机械师、将动车组加满水的上水工,保障铁路通信畅通的通信工,顺利售出一张张电子客票的售票员等等工种。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为旅客提供了良好的乘车环境。同时,他们也担负起有关旅客出行重要环节的责任,坚守安全防线,默默奉献着,努力着。

信念铸就力量,中国铁路成长史逐步颠覆世界认知。“中国速度”惊艳世界,中欧班列驰骋在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康庄大道上,打造成闪亮的“复兴号”品牌,中国货运增长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扩大影响力。转变信念成为力量,不竭动力带领我们开拓中国铁路史,推动历史潮流,在涌动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寻梦、追梦、造梦,中国铁路一直循着中国梦的足迹,深深烙印脑海,扎根心间,稳稳地走在前列。

中国铁路,中国制造。我们一直都相信中国梦已不再是梦,而是一种坚持追溯历史,挖掘更新自我的时代蜕变。追逐矢志奋斗,终将浇灌精神之花,缔造百年史。

而我们沈阳铁路局跟随着党的步伐,沈阳铁路历史悠久,它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一个缩影。从1891年清政府修筑关内外铁路起,迄今已近130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的初期,沈阳铁路以路网形成最早、布局最密、运输能力最强,无论是在解放战争时为了解放全中国,还是在抗美援朝,新中国建设等重要时期,都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一直以来,我们沈阳铁路局高举着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正值二十大召开之际,更将坚决实践党的二十大精神,而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这需要过硬的岗位能力和相匹配的业务素养。也需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放首位,正确理解"三个务必"、五个"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和本质要求,认真把握党的中心任务、五个重大原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做到真学真懂,以提高思想认识,认清形势,指导实践。增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尤其是“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而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光有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一个平台来践行,说到底需要有一个落脚点,我觉得这个落脚点就是岗位。如果认为只有在特殊的岗位和特殊的环境中才能实践党的二十大精神,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只有在立足于自己的岗位上,开创性地开展工作,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工作业绩和工作实效同样能够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而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过硬的岗位能力和相匹配的业务素养。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铁路延伸从彼时来到了此时,它终将承载更多的意义,而我们铁路人亦会奋勇前行,不忘初心。

202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