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科技助飞“丝绸之路”焕发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2-07-31

科技助飞“丝绸之路”焕发新活力

白城供电段 张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如何在最大程度上缩短时空距离,增进贸易往来,成了人们一直以来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发展方向。通过阅读《强国有我》系列丛书,我对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对于丝绸之路受科技影响而产生的积极效应有了更多的了解。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横贯整个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连接了地中海世界与东亚,成为前近代时期人类文明成果最重要的交换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实现了物质文明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乃至历史发展的进程。而在整个通道上承载起货物运输的交通工具也几经变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变得越来越高效。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通道,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开通了看向世界的大道。而当时张骞出使西域的交通工具是骆驼,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各国势力盘根交错,战事不断,第一次西行竟走了十三年之久,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虽然后来西汉政府与西域诸国开始平等友好交往,并设立西域都护府,保护往来商队,但仅靠“驼队”运输,还是无法做到各国间的高效、大规模的贸易往来。

在张骞第一次西行后的两千多年间,丝绸之路经历了西汉、隋唐、元代的兴盛畅通时期,也有过东汉和魏晋南北朝、五代及两宋和明清两代的荒芜沉寂。但是人类探索于交通方式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进入到18、19世纪后,人类迎来了“科学的世纪”,交通发展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交通工具的种类大大增多。1804年,英国工程师特勒维西克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1892年,德国工程师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实验柴油机,为交通工具带来新动力。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新干线铁路,在日本正式通车。1984年,磁悬浮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营业。

交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散发出耀目的光辉。“荒滩大漠鬼难行,鹏鸟欲飞终未能。但见巨龙呼啸过,丝霞万匹映天红。”历史上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工具是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而今“新丝绸之路”上奔驰着一列列“钢铁驼队”——中欧班列。2011年,第一列集装箱货运班列驶离中国重庆,前往德国杜伊斯堡,标志着“中欧班列”正式开通。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是古丝绸之路的现代增强版本。

中欧班列的开通,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串联了起来,成为贯通亚欧大陆的国际贸易大动脉。它犹如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既驶向自身业务的繁荣春天,也开向各方合作的美好春天。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10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合计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打通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10年来,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陆路运输新篇章,铸就了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2021年全年开行1.5万列、发送货物14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和29%。2022年6月,在“中国这十年”发布会介绍,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5个城市。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2022年1月至5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53列、运输货物59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7%、3%。

中欧班列越来越快的运输速度,越来越庞大的运输体量,将带动亚欧大陆的物流市场,使中欧陆路通道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名铁路人,能够见证古“丝绸之路”焕发生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中欧班列在世界物流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等等这一系列的喜人成果,我倍感骄傲和自豪。

作为铁路供电段的一名接触网分析员,我的职责就是负责发现供电接触网设备存在的隐患,确定位置,以便于在施工作业时及时得到处理,避免事故发生。相对于靠步行巡检、添乘车辆目视检查手段,现在利用安装在机车上的高清摄像头对需要检查的线路设备进行全程录制,然后将视频剪切成图片,进行细致分析,更能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深知科技对于铁路供电设备检测、监测的重要性,在需要重点查看的不便于人员到达的高空处所,利用无人机、检测车等高科技手段,可以对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式的监测检查,做到问题能够随时发现,准确定位,及时处理。科技为守牢供电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追求“绿色、高效、安全”的中国铁路名片,在科技的支持下,也被擦拭的更加闪亮。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奋进在新时代的铁路青年,要立足岗位展现作为,继续发扬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乘着时代的风帆,借用科技发展的红利,去书写属于年轻人的绚丽篇章。

而奔跑在“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已然在世界物流体系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滚滚的车轮向前,促进着中欧双方的贸易往来,孕育着无限的商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轨道交通的运力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多、更快、更便捷”的“钢铁驼队”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出现。科技这驾马车,也必将带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