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关键时刻伸把手
发布日期:2019-10-04

关键时刻伸把手

孙维余

从长春站向西侧望去,比邻辽宁路的一座配置了大型修车设备的崭新厂房拔地而起。可别小看了这座长300多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新建筑。2016年8月,随着这座4线16台位的客车检修库正式投产使用,长春车辆段具备了对客车进行中修生产的外部条件。然而,此时客车段修生产却因为集便器中修质量问题,影响全车验收、落成、交车,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拖了全段修车生产的后腿。

集便器虽小,却事关旅客列车的正常使用,事关铁路的声誉。我受空电车间杨成东主任之邀,立即来到这个新组建的车间,协助解决这个生产瓶颈问题。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我看到的杨主任却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原来客车中修是一个比客车日常运用标准要求更严的高一级修程,新组建集便器中修班组都是新人员。杨主任对我说;“这是我车间新组建以来,最艰难的时刻。所以就搬来师傅您做救兵了。”我对杨主任说;“发什么愁啊,有困难,我帮你!”就这一句话,只见他脸上露出笑容,高兴地说:“有你在,我就放心了,咱俩真是有缘分,由集便器而结缘”。

说到缘分,话就长了。那还是在2004年3月,全国将第一次开行19对直达特快列车。长春至北京的Z61/62次列车就是其中的一对。当时,杨成东作为技术科运用工程师,当务之急是要对检车乘务员培训真空集便器使用知识。此时,刚刚上任的小杨,面对我国第一次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化铁路客车卫生新装备,以及开行前必做的各种技术准备工作任务,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有些苦闷。我看到后,对小杨说:“发什么愁啊,有困难,我帮你!”小杨看到我关键时刻伸把手,为他排忧解难,脸上立即露出笑容。之后,我完成了对乘务人员熟悉、使用集便器的培训。不仅为小杨解了燃眉之急,而且,以此为起点,走上深入研究客车集便器检修技术的道路。跟上了时代的发展,为日后开展技术培训奠定了基础。

光阴似箭,转眼十二年过去,车辆段客车集便器地检修也从状态修的初级修程,发展到如今换件修的中级修程。经过深入调查,这次车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青工技术素质低、部件检修质量差。我努力在提高青工技术素质上下功夫,在教室里讲原理,在客车上讲构造,坐镇修车库现场传授技艺。我每天在库内巡视段修车上青工的工作状况,随时提供技术指导。有一次,在昨晚一辆刚入库的车上,两个青工蹲在厕所间,正在琢磨一个电气故障判断的路径而犯愁时,我发话说:“集便器电源灯、100%浮球指示灯都亮、集便器又没反应,说明这个浮球开关被卡住了”。他俩回头一看,乐了。说:“我们每逢面对难题时,就知道,背后肯定有你在。你的一句话,让我们顿开茅塞。”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全班组成员基本都能够独立开展检修工作了。

在青工素质提高的同时,我也努力在找寻检修质量差的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问题所在。一天,我在车上与青工一起查找、处理一件“喷射器失灵”的真空系统故障。青工更换一个据说是“检修好的” 喷射器。结果,新换上的喷射器底座本来应该密不透风,却“呼呼”漏风,质量根本不合格。原有的故障不但没有消除,而且还叠加了新的故障,极大地增加了故障判断的难度。喷射器是集便器三大关键部件之一,是检修的重点。我立即询问:“这是谁检修的?上没上试验台检测?漏风也算合格吗”青工回答说:“这是委外修的。”由此我判定,委外修单位既没有使用风源、也没有使用试验台,这样的检修是极不规范的。因此,建议车间:为了保证检修质量,要克服工种新、人员少的困难,培养人员开展自主检修、整体检修。建议得到采纳后,我指导班组动手检修部件。不仅检修到位、试验合格、质量达标,而且还节省修车费用几十万元。同时还涌现出葛优等一批青工行家里手。

任务完成后,杨主任在修车现场看到我,高兴地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刻,你雪中送炭、鼎力相助。你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硬是把从四平货车新转岗的青年职工培养成技术能手。集便器检修质量大幅提高,验收通过,按时交车,再也不卡脖子了。我代表车间谢谢你!”我说“我应该感谢你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与客车集便器结缘。是你又给我一次展示作为,发挥余热的机会。咱俩有缘,我与集便器有缘,小杨,我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