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我的养路情结
发布日期:2019-07-30

           讲好铁路

           故事专题

我的养路情结

 

四平工务段关工委    姜柏祥

 

    我对养路工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许有人不看好他,但我对这份工作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因为我从踏入工务段大门的那天起,就成为一名铁路人。如今,我赋闲在家,常常想起难忘的三十余年的养路岁月,不仅锤炼了我的筋骨,难能可贵的是,我从老一辈养路人身上获取了满满的正能量,成为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6月25日,段党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望辉煌70年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邀请“五老”回单位走一走、看一看养路工作的新面貌,我们七位“五老”穿戴整齐,欣然前往。一天的参观,我们亲眼目睹了铁路跨越式发展给养路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惊喜和自豪。我把所见所闻以及我对养路生活的感悟,写进我的养路故事里,可能不完善,也不够完美,但作为一个老养路人,仅希望青工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和思考,传承和发扬老养路人的铁路精神,为铁路事业的腾飞奋勇前行。

    铁路发展的步伐就像滚滚飞驰的车轮。十年前,在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改革大潮中,段址迁到天桥下的位置,我们对段的变化早有耳闻,当我们走进他时,还是被他花园般的存在深深震撼,临街大门庄严宏伟,向里面走去,平整的沥青路面,院子差不多有足球场大,红黄相间的两幢五层楼房,其中一幢是职工教育基地,举目四望,这里绿树环抱、花坛、草坪、仿古凉亭,相应成趣。这时段领导在楼前迎接我们,寒暄几句后,段领导领我们参观段容段貌,让我们老同志大开眼界的是参观一楼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近3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北墙上是宽约近2米,长近10米的电视屏幕,段管内京哈线、四梅线、平齐线、大郑线、双白线、辽开线,职工线路上维修作业情况在屏幕上看得清清楚楚、一览无余。台下十几名工作人员监控,安全可控成为现实,我们看见屏幕上远在80公里外的范家屯工区职工在上行线道岔作业,职工容貌和一举一动就在眼前,大家啧啧称奇同行的老李说:过去,老一辈人没有想到的事,今天实现了,童话中的千里眼,在新时代铁路人身上变成了现实,大家为高科技设备,现代化管理点赞。

    养路一线有啥大变化,也是我们这些老养路人的牵挂,我们赶到四平线路车间,车间张主任年龄50岁左右,黝黑的脸膛,典型的养路工本色,他如数家珍向我们讲述了近年来线路设备的大变化,他说;现在的钢轨都是60的重型轨,道岔是水泥岔枕,木枕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道岔强度、线路质量完全适应列车大提速需要。说起维修作业,他说:传统的方头镐、道钉锤、撬棍等笨重工具,已经被电动镐、电动扳手等机械化工具代替。大大减轻了养路工劳动强度。随后,张主任领我们上道检查站内上行线8组道岔,1公里正线。曾当过领工员的“五老”姚国忠趴在钢轨上看线路高低、水平、方向。看道岔整体加固,感慨的说:我在养路干了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设备和质量。从现场回来,我们又参观了职工休息室和食堂,这也是参观中的一大亮点,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职工生活带来的大变化。干净整洁的职工休息室,安装了彩电、空调、热水器、小淋浴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再看职工食堂,食堂面积大约300平方米左右,可容纳100多人就餐,食堂雪白墙壁上有精美壁画,地面是浅黄色瓷砖,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桌椅,如同走进了宾馆酒楼,职工就餐不收费,每天基本4个菜,荤素搭配,节假日更丰盛保证职工吃得好、吃得饱,食堂后面小院子里,职工们种蔬菜,还有果树,鲜花,瓜果飘香,环境优美。职工们在忙碌工作之余小日子越来越滋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新时代养路工幸福生活画卷。

    回程路上,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40多年前的往事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1970年,我从农村返城,走进工务段,在京哈线一个小站工区当养路工,我们每天上道干活肩上扛着笨重的方头镐、撬棍、道钉锤、铁锹。当时线路都是12.5米长的普轨、木枕道床。线路基础薄弱,养路工每天从事着单调繁重的扒石砟、捣固、改道、拨道等工作。尤其是春秋季节要换道木,清筛道砟,这是养路工又累又脏的活,现在想起来还有畏惧感,如今被机械化所取代,70年代生活条件十分清苦,工资微薄,没有福利待遇而言,我记得当时午饭简单又有些寒酸,与今天职工餐桌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由于工区干活地点大都在沿线,为了不影响工作,节省来回走路时间,中午吃饭就近在路肩下大地里,插上撬棍,吊上一桶水,底下烧道木,四周摆上饭盒,大家习惯叫烤饭盒,“猪腰子”饭盒里都是玉米面饼、高粱米、咸菜,白菜土豆,饭盒和水桶被道木油烤的乎乎的,水桶里飘着道木油烟味,吃完饭大家躺在路肩边坡直直腰。养路工从4月到11月一直在野外吃饭休息,冬季就在铁道附近社员家,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养路人盛夏战酷暑,寒冬战严寒,付出太多的汗水和劳累。像老黄牛一样,辛勤的耕耘在铁道线上。让我尤生敬意和感叹的是,虽然生活清苦和工作劳累,但是没有怨言,甘愿付出,不图回报,大家活的充实,很心静,很满足,在岁月流转中,坚守岗位和信念,老养路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养路工作的大爱情怀,展现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我身边的几名共产党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工区老党员兰世青,风风雨雨巡道二十多年,从未发生违章违纪,是多年的老先进,退休后甘当义务巡道员。73年2月春运期间,清晨5点多,他走出家门,象平时一样习惯的向线路张望,突然发现在十家堡至郭家店间602公里上行线列车掉下圆木侵入下行线,由于圆木太重,他搬不动,这时下行线59次旅客列车已经开来,他挥动双手,跑出600多米拦车,列车距圆木300多米停下,防止了一起旅客列车事故。受到分局和段的表彰。老党员金昌林,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战场上,冒着敌机轰炸抢修铁路,记三等功两次。别人劝他找领导换个轻松活,他说,我是党员要服从工作需要,不能挑三捡四,要干好养路工作,尽到一个党员责任。他甘当养路工,脏活累活抢在前,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老工长李万山有个10多岁儿子,身患小儿小儿麻痹症,一直由老伴领儿子去长春做康复治疗,有几天他老伴感冒,到工区让李工长请两天假替换她,李工长说现在线路活儿太忙,离不开,大家也劝他请两天假,李工长说啥也不答应,老伴气呼呼走了,儿子在长春治病两年多,他一天也没耽误工。当时出满勤,干满点,八小时外做贡献是每个人的承诺,我记得每年四、五月份春融期,由于线路基础差,线路翻浆冒泥晃车,危机行车安全,关键时期,大家以安全生产为令,经常贪黑起早,隔三差五还搞个小会战,一个心眼扑在整治线路病害,提高设备质量上,不讲条件,没有怨言。老一辈养路人用勤奋、忠诚、敬业、朴实、奉献精神,打造安全优质线路,确保钢铁长龙平安。今日的铁路辉煌,老一辈养路人功不可没,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引领新一代养路人在平凡岗位上坚实无悔的走下去,实现青春理想和追求。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习总书记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是选择了高尚。坦率的说,当初,我面对繁重的养路体力活时,我也动摇过,老工长常对我说:铁路离不开养路,没有养路工,哪有铁路安全,青年人要敢于吃苦,不怕累,干好养路工作照样有出息。朴实的话语让我心动,还有工友身上体现的铁路精神,成为我坚守养路工作岗位的动力,正是养路岁月的磨炼,让我的理想和信念日趋成熟,几年的努力,我加入了党组织,成为安全生产的骨干,每当我工作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努力拼搏,从不低头,激励我、支撑我的仍然是养路岁月给予我的正能量。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养路岁月永远是我心中难忘的记忆,永远怀念那至纯至真的美好时光,养路岁月让我青春无悔,养路岁月为我走好人生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似水流年,转眼间40多年过去了,适逢改革开放40年,祖国日益强盛,铁路飞速发展,高铁走出国门。今天的养路工从劳动强度、职场环境、福利待遇越来越好,养路工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养路工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充满生机和活力,作为一名老养路工感到欣慰和自豪,如今,我已满头华发,对铁路感情一如初心,作为一名“五老”,要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为铁路的大发展,尽一份力量,努力做好关工委工作,教育引导青少年把个人前途命运与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结合起来,当好红色基因传承者和实践者,为培育一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出我的余热。

                                                      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