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见证祖国飞跃发展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发布日期:2019-02-18

见证祖国飞跃发展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白城机务段     高靖凯

 

从1978年到2018年,40年的时光在历史的滚滚长河前,好似弹指一挥间。2018年,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四十年来,中国人民不断向前、不断跨越、不断崛起,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刻,我们更有信心相信、更有能力确信,我们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
    是什么在40年面前给了我们如此大的动力?是什么在这短短40年使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又是什么让我们在4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是改革开放,是这一阵带领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的改革春风,吹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在这四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逐渐成形,人们出门不再受时间的约束和路途的颠簸;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国有经济不断发展,私营企业日益冒头,经济腾飞的势头遮挡不住;开发区、直辖市、新城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城市规划布局日新月异;大数据、大扶贫事业不断推进,前进步伐从未停歇……中国在不断的努力前行中告别了贫穷,历史的废墟里站起来,以拓荒者的勇气辛勤耕耘,收获着属于未来的累累硕果。   

历史证明,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引来的那一场改革春风促使中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从那时开始,中国以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斩钉截铁的勇气,迈开步子,走上新路,谱写了一出自强不息践行改革开放的史诗。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国上下迎来了一场思想上的解放、迎来了一场经济上的腾飞。春风化雨四十年,中国便是这样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改头换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跑出了令人惊喜的加速度:火车从慢到快,高铁从无到有。在常州,有位铁路工作者,用一辈子精心收藏的万张珍贵火车票,见证了这40年来的铁路发展历程。曾记得,1979年,中国春运历史性突破1亿人次。“一票难求”成为此后每年春运的焦点。2018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约为30亿人次。这意味着,40年间,中国春运规模扩大了30倍。而经过40年的建设,我国铁路网四通八达,2017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为12.7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了7.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运里程已突破2.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四十年里,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不仅牵引动力在增加,速度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快。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3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将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而到2025年,高速铁路将达到3.8万公里,路网结构将更加优化,骨干作用将更加显著。   

鲜明亮丽的中国名片走向世界。几年前“和谐号”动车 组,极大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人们回家的旅程。如今,到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铁动车组,引领世界高铁最高运营速度。高铁成为中国铁路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成为一张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放眼现实,中国高铁通车里程超过2万公里,跃居全球第一,并创下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纪录。近几年来,中国高铁频繁实现“走出去”,兴建土耳其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同时,中国铁路总公司近年来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截至去年底共主持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铁路联盟重要国际标准55项,成为国际铁路标准制修订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引领下,中国铁路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了中欧班列的做大做强,从蒙内铁路到中国列车首次出口欧洲再到“雅万高铁”等多个海外项目的积极推进,中国铁路在全球市场彰显着大国力量。
     回望40年,从落后到领跑,从学习到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铁路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时代主题下,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铁路定将迎来更大发展,助力中国这艘巨轮在伟大复兴征途上谱写新华章。

新时代的铁路工人,担负着人民重托,代表着国家尊严,是富民强国的象征。如果铁路工人不能忠于职守,那么铁路就会失去安全,失去尊严,所以说新时代的铁路工人是“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者。铁路处在飞速的发展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民众股脑地向铁路"吐槽"时,别让愤怒掩盖了理性,在随意发泄情绪的同时,也能换位思考他们的感受,让他们的付出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褒赞。

践行新时期铁路精神,从我做起,铁路的美好未来在何方?就在我们脚下!我深信,只要我们每一位铁路人从我做起,以“安全优质”为基石,以“兴路强国”为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凝聚起精气神,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就一定能为开拓铁路事业更美好的明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