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辉煌与梦想演讲比赛获奖作品
追 梦
长春工务段赵越
106年前,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国家落后到难以想象的程度。5月,清政府将川汉铁路筑路权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财团。这一行径激起了四川、湖南、湖北等南方各省民众一致反对和抵抗,随即在四川成都,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会”。1911年9月7日,清政府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对参加保路运动的民众进行镇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午后,消息传到新津,保路同志会会长当即大怒:“不能再等了!父老乡亲们,我们的血要流到什么时候!”随即他下令组织第一批保路同志军3000余人,由他亲自带队,连夜攻打成都。而一个月之后,他被叛徒杀害,保路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个人叫侯宝斋,名邦富,新津县人,新津保路同志会会长。对他而言,铁路梦就是坚守自己的良知,为铁路之崛起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92年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位小男孩出生在长春市德惠县达家沟镇的一户人家,在他家的门前有一条浩长的铁路-就是而今的京哈铁路。1948年建国前夕,这两条可爱的铁轨向他发来了召唤,他毫不犹豫的奔涌向前,成为了一名铁路线路工人。在一次换轨作业中,一根飞来的撬棍打在他的脸上,整整18针永远缝进了他青春的容颜里。
他的晚年也颇为艰辛,因积劳成疾卧床不起。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拉着同样在铁路工作的三个儿子的手,说出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好好工作,我们的铁路一定越来越好。我一直记得他的眼睛,那种饱含沧桑却有一种不一样的光亮。后来我渐渐明白,这是那一代铁路人的眼睛,他们亲眼见证了那个狼烟四起列强争权夺路的暗夜,也紧紧的守候在我们自力更生但发展缓慢的黎明,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铁路事业,把自己深深嵌入在铁路成长的年轮里。
老人家去世后,依照他的遗愿,安葬在老家的铁路旁。如他所愿,守在自己用一生养护的钢轨旁,日夜有川流不息的列车作伴,老人家大概一点儿也不寂寞。
这个人是我的爷爷,长春工务段达家沟车间领工员。对他而言,铁路梦是他临终前脆弱而无助的哀诉,是他心中永恒而卓远的梦想:我们的铁路一定越来越好!
沿着汗水浸染的足迹,伴着时代奋进的脚步,他的三个儿子在这两条永远相距1435mm的铮铮钢轨之上,追随着父亲的梦想。
破晓时分,他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庞大的枕木压弯了他们坚挺的背膀,沉重的机具磨平了他们清晰的掌纹。烈日的灼烧给予了他们古铜色的皮肤,而刺骨的寒风中他们却依然汗如雨下。
寒来暑往,他们与荒芜为伍,用踏实的脚步丈量着漫长的铁路线;四季轮回,他们与艰辛为伴,用坚挺的身姿诠释着工务人孤独的守望。他们用挥洒的血汗默默追寻着父亲的足迹,践行着父亲的梦想,不,那也是他们的梦想:我们的铁路一定越来越好。
如今,我亦站立在这铮铮钢轨之上,站在这个与梦想最近的地方。
我看到了,从过去的洋镐大叉,到如今的现代化养路机械。
我看到了,我们的火车开到了“珠峰之乡”日喀则,开到了天涯海角的“鹿城”三亚。
我看到了,我们的火车可以跑到每小时300公里。
中国铁路百年发展,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与铁路荣辱与共,生死相依,他们所体现的是对华夏文明的眷恋,是对这份事业朴素的爱,他们所彰显的是铁路人的钢铁脊梁,是对铁路梦执著而虔诚的追逐。
铁路梦是无数先烈为了我们的路权而英勇战斗,即使用生命与之抗衡也在所不惜。那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铁路梦是一个人把一生都献给铁路事业,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他都永不放弃,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要与这份事业建立关联。
铁路梦是三代铁路人对这份事业无悔的传承,即使在中国铁路发展的长河之中他们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水滴,却坚持着用青春和年华守望平安。
我们今天谈辉煌与梦想,回首过去放眼未来,绝不是一次又一次盲目的歌咏与赞美,而是想凌空从他们的身上那借来点浩然之气,让他如火,让他如光,让它重新照亮每一个铁路人心中,那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及对铁路事业的赤字热爱。
来到铁路工作已近三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成长为铁路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想必经时间之洗礼,这个答案会渐渐清晰,只希望到时候可以多少延续老一辈铁路人身上的光,把它变成隽永的亮。
每当我乘车经过爷爷身前,倚窗遥望之时,总会“告诉”他:我正在追寻你的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不,那也是我的梦想,相信也是你们的:我们的铁路一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