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传承好家风  关爱见真情
发布日期:2017-10-19

长春铁路关工委

“三家”建设专题

 

传承好家风  关爱见真情

长春站“五老”  张淑霞

我叫张淑霞,今年整好70周岁,退休前我是长春站一名普通客运员。我原籍是辽宁黑山县人,解放前,家境贫寒,一家人靠父亲当长工为生。日本侵占东北后,倔强的父亲因为不学日语,不说日本话,被日本兵打断了腿,终生失去劳动能力,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陷入了绝境,当时我母亲刚生下我三姐,无奈之下,只好去给人家当奶妈,洗衣服、打草绳、上山拣柴来维持家人生活。大姐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参加了东北抗联斗争。是共产党领导我们穷苦人民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打败了国民党发动政府,建立了新中国,从此我家才过上了幸福生活,从心里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从懂事开始我就下决心听党话跟党走,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好下一代,让他们跟党走,知党恩,走好人生路。

我1947年出生后,在新中国、共产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渐渐长大的,我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生产队会计,196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队当了团支部书记。1971年铁路招工,县委又推荐我当了一名铁路工人,分别在大虎山、新立屯当售票员。1976年我爱人从部队转业,分配到了长春站,我也随着调到了长春站工作。我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伴退休前是长春站技术科工程师,在部队当过连长,曾到珍宝岛前线 。我经常把我的这些经历讲给孩子们听,从小教育孩子们今天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把不忘本,听党话,跟党走,感恩党,诚信处世、行善尽孝,好好工作,为党为社会多做贡献作为我们家不成文的家训,要求孩子们要按照这些要求去做。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信息产业厅工作,次子在客运段当列车员,大儿媳在省医院工作,小儿媳在省机关后勤工作。两代人六口之家,都是党员,看到安定和谐的家庭,子女们的成长进步,良好的家风得到传承我很满足很欣慰。

用向上、向善的品格为家风添光增彩。我50岁正式退休,我想不能就这样回家坐享清福、吃闲饭,我主动找到车站关工委给我安排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五老”成员。我所住的二道沟是当时有名的贫民区,住户多是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农民,附近有一所长盛小学,孩子们放学后,成帮结伙,骂仗打架斗殴的事儿时有发生,要是我把这群孩子组织起来,利用课后教育孩子,也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我的想法得到车站关工委老领导热情支持和鼓励。目标确定之后,我直接找到了学校的校长、书记,汇报了我要参与学校关爱青少年的工作想法。校长和书记很激动地说:我们正缺少一位校外辅导员,您就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随后我又被长盛社区和长盛小学聘请为“红领巾合作社”五老成员。

从此我就努力为社区里的孩子们办实事好事。在学校,我以校外辅导员的身份,坚持每年学生开学、三月五日雷锋纪念日、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做报告,给学生们讲雷锋的事迹,引导学生们从小就向雷锋叔叔学习,走好人生路。记得1998年的一天一对中年夫妇拿着一张入取通知书来求助,他们是来长春打工的农民,孩子考入了农大,手中无钱,要借3000元钱让孩子入学。1998年的3000元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是我当时三个多月的养老金,我对他们并不太熟,只知道他们是来长春打工的租房子邻居,但听说是为了孩子上学急用,我就一口答应了,我和老伴到银行从存折中取出3000元钱送到了他们家。邻居得知后,都埋怨我,一个打工的,就不怕他们不还、跑了?我说:入取通知书我都看了,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为了孩子的前途,就是不还、跑了我都认了。孩子不负众望,后来考上了研究生,第一个通知了我,我也是第一次为别人的孩子有出息流下了高兴的眼泪。2001年,我在长盛小学开学典礼上作完雷锋事迹报告后,发现一名三年级的女孩,穿着与众不同,单薄的衣服又旧又不合身,背着一个褪色、补过的旧书包,这么冷的天,既无头巾又无子,黑瘦的脸上显得苍白,却透着刚毅,这让我心中为之一动。这装束,这表情,与这小小的年纪差异太大了。我立即找到了三年级班主任,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介绍说:这孩子叫邢美,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是精神病,失去了劳动能力,邢美从小就被送到姑姑家寄养,姑姑家生活也很困难,勉强来供邢美上学,还要指望这孩子做家务活,但这孩子很要强,从来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邢美知道节俭,每天作业都能够完成,写的工工整整,所用的本子都是用过正面用背面,作完家务活还要抽空去帮助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妈妈,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为邢美不幸的童年、过重的负担流下了同情的眼泪,我暗下决心,要帮助邢美,要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让他们成才,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改变未来的人生。我回到家后,把当天的所见所闻和想法告诉了老伴,得到了老伴的热心支持,于是,在老伴的陪伴下,我们到光复路买来新书包、笔、本、文具盒等一应有的学习用品。第二天来到学校,和老师一起找到邢美,拉着邢美的小手说:孩子,奶奶才知道你家的情况,小小年纪苦了你啦,这是奶奶送给你的开学礼物,还有这400元钱,添点衣服,别再冻着啦。哪知这一切,让邢美楞住了,不相信这是真的,疑惑地喃喃自语道:这些都是给我的?我望着孩子疑惑的小脸,心痛地说:孩子,是给你的,以后每年开学奶奶都会给你的。这位从小就没有享受过母爱的邢美,望着我的脸,满眼的泪水,还给我深深鞠了一躬。对邢美,我每学期给她买50个笔记本200元钱,一直资助到她小学毕业。毕业后邢美随她的父亲去了云南。自这两件事以后,我们夫妇二人决定,尽力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我们夫妇也是靠退休金生活,生活虽然无忧,但也不富裕,我没有大额存款,又不能向孩子们要,只能从每月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在每年雷锋纪念日前,到光复路市场批发500元钱的作业本、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肩背、手提、车推送到学校,再捐出1000元助学金,在雷锋纪念日那天由学校分发给贫困学生。长期资助的正还有王搏、王棉每人每年各1000元。在2014年,又一次又拿出2300元钱资助了另三名贫困学生。街道,我和社区工作人员、“五老”也经常把孩子聚到一起,给孩子们讲雷锋的故事,增强团结、友爱、互助,尊重老人,遵守社会道德。我拿出一部分生活费买图书、画册、《弟子规》给孩子们。我说:孩子们,《弟子规》这本书很好,你们学过吗?里面的道理能熏陶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有空多看看。老伴性格内向,平时不爱多说话,为了支持我的“事业”,承包了全部家务活,并经常对我说:“忙你的事去吧,家里的事我来做”。每年给学校的孩子买500元的书本、文具,都是老伴帮我一起送到学校的。老伴的帮助,子女们的支持让我心有底,劲更足。

我看到有困难的我不伸把手心里就不安,看到社区孩子生活有困看的不为他们做点啥心里就不好受。我在走街串巷中发现长盛社区内很多家长为孩子放学后无人照料发愁,我主动与他们联系:孩子放学你们家长没有空,我包了。丹丹的全家是外地人,父母在菜市场卖菜,起早贪黑,住的又很偏僻,丹丹放学后一人回家不安全,我就主动联系丹丹父母,让孩子放学后,先到我家做作业,等大人收摊后,再来接走丹丹。我相继“收留”了七八个放学后无人照看的孩子到我家去,看着这些孩子们在一起做作业,有时晚上还给他们做点好吃的,别人问我图个啥?我说:我只想为孩子们做点事;社区居民樊峻峰遭遇车祸,肇事司机逃逸,樊峻峰在医院昏迷不醒,使本不富裕的家庭走上绝境,女儿因此而辍学。社区党委得知后,发动捐款,我是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除带头便发动社区“五老”人员为樊峻峰的女儿捐资助学7400元,使其重返校园;居民朱鸿燕一家四口,本人患有精神病,丈夫因脑血栓致残,女儿马月11岁,因父亲患病而辍学。儿子马金才5岁,姐弟俩无出生证,无户口。九台路棚户区改造,朱鸿燕所居住的辅房被拆迁,但不知要补偿费,无处居住而不知去向,后被社区一名工作人员在串亲时,发现朱鸿燕在郊区领着两个孩子靠乞讨为生,并向社区作了汇报。社区领导带了大米、豆油、棉被到泥草房看望朱鸿燕,为马月、马金姐弟俩办了出生证,落了户口,办了低保,并为朱鸿燕一家申请了廉租房。此间,我又以校外辅导员、社区关工委的身份与长盛小学联系,安排了马月到长盛小学免费读书,让她们过上了居有所住、生活有保障、孩子有学上的新生活。

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文明和关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操。在社区开展的“打造特色楼宇、创文明社区”活动中,我带领关工委“五老”与长盛小学联系,组织孩子们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组织孩子们清扫楼道,拣白色垃圾,绿地浇水,花坛除草,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集体讲卫生、讲文明爱劳动的好习惯。“爱一小,敬二老,帮三邻,有礼貌”,我和孩子们一同到孤寡老人家去,擦地,擦玻璃,倒垃圾。带领孩子们书写宣传板报,宣传好人好事。征集感怀幸福传承家风征文,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敬老人、明是非、学榜样、知幸福,爱祖国品德。在反法西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主动到长盛、长新两所小学,用自家的血泪史给孩子们讲日本侵略中国、奴役迫害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资源的罪恶历史,教育孩子们不忘国耻,从小树立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今年5月份,车站关工委和团委组织青工来长盛小学开展“知路、爱路、护路进校园活动”,得到了校方的全力支持,全校师生参加,会场异常生动活跃。活动按预计安排延长了一个半小时,宣传中开展了互动有奖问答,学生们争先抢答,几个较小的同学挤不上去,抢不到签题,哭着围在我身边,说到:张奶奶,大哥哥、大姐姐的提问,我们也会,但抢不上,我没办法,把她们领到台前,让她们答题,孩子们的脸上露出天真和喜悦的笑脸。还分享了车站带来的奖励。我想,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多么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多么需要我们搭建更多这样欢乐的平台。

十几年来各级组织没少发给我奖励资金,但我没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没给家里添一件新家具,都用在了孩子们的身上。有人问我,这十几年共给孩子们买了多少书本文具,资助了多少困难学生、花了多少钱?我没记账,说不清了,也记不得了,但我只知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十多年来,我的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和鼓励,2013年还把我的照片印成纪念邮票,多次被市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被市团委、教育局、少工委授予“市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被市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先进综治协管员”,被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长春办公室评为“好市民”,被省文明办、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发展基金会授予“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和谐家庭标兵”、“市最美家庭”,被长铁关工委命名“心底无私、愿为青少年解忧、夕阳无限、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优秀五老等荣誉称号。最近听说我还被局关工委推选全局“最美关工人”候选人,这些都是对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每项荣誉也离不开老伴的帮助、孩子们的支持,是良好家风熏陶了我,成就了我无悔的人生。今后,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在做好家庭家教家风的同时,把我的余晖播洒在关爱青少年成长的常青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