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技练功站排头 勇创佳绩终圆梦
沈阳铁路局职业"技术状元"获得者白城机务段青年司机徐刚的事迹
"青春有梦催奋进,躬身践行终无悔"他是青年乘务员队伍中的佼佼者,实好学,.琼琼求索。他是练功场上的排头兵,学比赶超,勇往直前。他以坚韧不拔的的毅力,在乘务岗位上展示作为,他以扎实过硬的本领,在青春道路上绽放光芒,他是沈阳铁路局第十二届技能技能竞赛内燃司机组技术状元徐玉刚,用践行赢得荣誉,用非凡书写辉煌。
徐玉国,男,30岁,1986年生人,父亲去世,母亲没有正式工作,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生活的重担过早的压在了徐玉刚的肩上,从小懂事的他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放弃了高考选择参军入伍,在部队徐玉刚非常的节俭,每个月的津贴都全部寄给家里。
退役来到机务段工作后,有了不菲的收入,但他从来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去玩网络游戏,旅游,看电影,去kTV,每个月除了给自己留下少许零用钱外,其他的都用于供养母亲,不让母亲受一点儿苦。30岁的他还没有女朋友,相了几次亲也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的原因没有成功,但他说“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奉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不能因为找不到老婆而让母亲受苦。
2012年,从部队退役的徐玉刚,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便迈进机车乘务员的行列,成为了一名学习司机。每当看到师傅们熟练的驾驭着这个庞然大物,他的心中便涌现出各种疑问和好奇,总想与机车有一次“亲密”接触。可事与愿违,学习司机没有操纵机车的资格。这对于从不言败的退伍军人而言,心里既赌气又不服。从此,他立志要将学习提素作为岗位成才的助推器,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火车司机。
“成长作动力,苦中吸甘甜”学习对于退伍军人并非强项,外加文化水平有限,刚刚入门便吃了不少闭门羹。但他深知要想练就硬功,快速成才,勤学苦练是最好的途径。怀揣着岗位追求和青春梦想,他理清学习思路,为自己量身制定学习计划,有的放矢的学习充电。休班时,他放弃战友、朋友聚会机会,闭门修炼,自学《技规》、《行规》等业务知识,车间、车队学习会,他都积极参加,从不错过任何学习机会,课堂上虚心求教,踊跃发言,认真记录的学习举动,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更是带动了他人的学习积极性。
“车上一分钟,车下十年功”为将标准作业毫厘不差的安全理念,根植于心中,赋之于行动,他将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标准化进行分解,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直至精确无误。自己成长,不忘伙伴“,他还自发成立了模拟开车练兵小组,经常与青年乘务员结对子,相互搭档配合,帮教指导,坚持车下演练与车上实做不走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已成为青年乘务员队伍中板上开车的典范,多次在三地运用车间巡演,是模拟开车演练中频有名气的小演员。
“滴水不成海,独木不成林“在提职考试学习期间,徐玉刚在忘我学习的同时,把《星火英语》背单词方法运用到背技规中,并将这种快速记忆的学习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提高,成为同事身边的一名兼职小教员。2014年他凭自身的不懈努力,顺利通过机车司机考试,圆上多年的司机梦。
“学习为提速,提素为安全”一名合格的机车乘务员不仅要具备崇高的职业操守,更离不开过硬的技术本领,针对机车故障应急处理,他围绕电器、柴油机等关键部位,精心专研,苦练技能,每次退乘别人都急着与家人团聚,可他却将机车作为练功场,经常挤出时间一头扎在机车内,识别部件,研究原理,推敲故障,遇有故障,马上电话询问,工作时,他将每个车站、每个区间的安全关键点和行车特点都熟记于心。对他人遇到的机车故障及处理办法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查找差距补足短板,摸索出较为精准和最快的机车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四载历练不言败,苦尽甘来终成才”。徐玉刚一名简单而执着的青年乘务员,凭借锲而不舍的钻劲和永不服输的韧劲,在2014年以来,先后荣获段技术表演赛“技能标兵”和路局职业技能竞赛“技术状元”、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无悔的青春路上镶刻下了弘扬学风的不朽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