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春节习俗:咱过年缺不了的8件事儿
发布日期:2017-05-09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来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贴春联
  贴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也叫桃符。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的喜爱。
  贴年画: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兴起,彩色年画走进百姓家里。
  贴福字:每当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等待第一声钟鸣
  春节新早交替的第一次钟声,是春节的象征。我国人民喜欢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节日,一边等待节目里的那一声钟吭。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会开始倒计时,并和全家一起庆祝。人们相信大钟的撞响,可以驱除霉运,带来好运。近年来,有很多的外国友人也到我们中国过春节,并赶去苏州的寒山寺,等待第一次钟声。                                                                
                                                                               
       除夕守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接,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的时刻。除夕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意味着除夕夜不睡觉,年夜饭后,家人聚坐一起,愉快聊天,等待春节的到来。
  吃饺子
     饺子即“交子”,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北方人的“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红红火火,象征连年有余。
                                                                            

        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之夜,交子时刻,天空中,火光闪闪,轰鸣阵阵,隆重,热烈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了崭新的一年,把春节推向了高潮。除夕夜一旦时钟撞响午夜12点钟,城市和乡镇都被烟花的闪闪光芒映亮,鞭炮声震耳欲聋。一家人熬夜就为这个欢乐的时刻,孩子们手拿鞭炮,兴高采烈地点放着他们在这个特殊节日的快乐,尽管他们吓得捂着耳朵。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一样,是最能体现 “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正与古语说得好,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春节第一天,按习惯,小一辈人要拜见老一辈,祝愿他们健康长寿。还有一些忙碌的人们,就送春节贺卡来表达他们的良好祝愿,而不是亲自去拜访。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